秋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秋瑾简介及生平事迹
故秋瑾从小就得到极好的家庭教育,兼之自幼好文史,喜诗词。15岁时随表兄单宗勋学骑马,学拳术,练棍击剑。久而久之,秋瑾便成长为能文能武的奇女子。不过,秋瑾的家庭条件虽说不错,父母相对来说也算开明。
月6日,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,其弟徐伟的供词中牵连秋瑾。7月10日,她已知徐失败的消息,但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,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,她遣散众人,毅然留守大通学堂。
秋瑾蔑视封建礼法,提倡男女平等,常以花木兰、秦良玉自喻,性豪侠,习文练武,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。她积极投身革命,先后参加过 三合会、光复会、同盟会等革命组织,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。
秋瑾,女,原名秋,本名宣青,后改名,又名建湖女。她祖籍浙江殷珊,出生于福建厦门。英勇,练武术,像男人服装。清光绪二十年,其父秋瑾任湘乡县总经理时,将秋瑾许配给双峰县叶禾乡王庭筠。光绪二十二年,秋与王结婚。
秋瑾(1875年11月8日-1907年7月15日),女,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,近代民主革命志士。
秋瑾的故事有哪些?
1、秋瑾幼年随兄读书家塾,好文史,能诗词,15岁时跟表兄学会骑马击剑。1896年,秋瑾与王廷钧结婚。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,秋瑾随王赴京。不久,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,又回到家乡荷叶。
2、4年,秋瑾20岁时,她的父亲秋寿南调任湖南湘潭任厘金局(税务局)总办。湘潭有一个叫王黻臣,是当地一个富商,开有当铺、钱庄、茶号。秋瑾的父亲本来就与王相识。来到湘潭又经常来往,成了莫逆之交。
3、王廷钧知道秋瑾是个说得到做得到的倔强女子,要说服她是不可能的,只好采取卑劣手段,趁秋瑾不备,偷偷将她的珠宝和首饰及积蓄全部窃走,妄图以此来阻挠她赴日。
4、秋瑾在北京最惊世骇俗之举是“上戏园子”。当时的宅门女性都是在家中听“ 堂会”,不可能抛头露面去戏园子。戏园子也不卖“昆客”的票。秋瑾坐着西式的四轮马车去听戏,开创了上层社会女性进戏院的先河。
5、秋瑾(1875-1907),女,字竞雄,号鉴湖女侠,浙江绍兴人。我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。
田园女权盛行,有辱“女权”二字,女权斗士秋瑾诠释真正女权
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,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;提倡女权女学,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。1907年7月15日凌晨,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,年仅32岁。
秋瑾撰文宣传女解放主张提倡女权,宣传革命。旋至诸暨、义乌、金华、兰溪等地联络会党,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,未果。光绪三十三年正月(1907年2月),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。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、安徽两省同时举事。
田园女权,网络流行词,是指一群表面上积极争取男女平等,但是实际上只想获得和男性一样的权利,却不用承担任何义务的女性。
对酒 作者:【秋瑾】不惜千金买宝刀,貂裘换酒也堪豪。一腔热血勤珍重,洒去犹能化碧涛。注释 ①“对酒”即写诗饮酒之意。对,对诗,对歌。吴芝瑛《记秋女侠遗事》提到,秋瑾在日本留学时曾购一宝刀,诗当写于此时。
秋瑾资料
1、秋瑾(1875年11月8日-1907年7月15日),女,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,近代民主革命志士。
2、原名闺瑾,乳名玉姑,字璇卿,号旦吾,改瑾,字。秋瑾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 ,近代民主革命志士。
3、秋瑾(1875年11月8日-1907年7月15日),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,近代民主革命志士。
4、秋瑾(1875-1907),近代民主革命志士,原名秋闺瑾,字璇卿,号旦吾,乳名玉姑,东渡后改名瑾,字(或作别号)竞雄,自称“鉴湖女侠”,笔名秋千、汉侠女儿,曾用笔名白萍,祖籍浙江山阴(今绍兴),生于福建厦门。
5、从立德、立言、立功三不朽来看,秋瑾的确是中华五千年最为杰出的女性。学届认为历史上真正不朽的圣人有两个半(孔子、王守仁、曾国藩),而没有“半边天”的份,我以为增加秋瑾为三个半是十分合适的。